腾创网络携手青迈网络为当地教育局提供远程教育平台
当今信息时代,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逐渐走向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走进了网络,网络以其简单、快捷、方便、空前的穿越时空的功能,给人们搭建起了资源共享、相互交流的平台。网络教研也应时而生,蓬勃发展。青迈网络经过结合当地教育的调研和探索,决定正式启用腾创网络远程教育平台为当地教育局搭建远程教育平台,针对暑期实践开放给当地的学生和老师使用。
一、加强网络建设,拓展教研平台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谁抢先占领这一制高点,谁就将领先一个时代”。当地教育局的领导能够高瞻远瞩,创造条件,不断更新网络设备,努力构建信息化平台,开发和建设学校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教学门户网站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学校网站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也是全校师生展示才华、互相学习、共同发展阵地。
学校门户网站始建于2003年9月,当初宗旨是为了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让家长及社会对学校有更深的了解,这是知名个静态网站。仅隔一年,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于2004年12月份对学校门户网站进行第二次改版,完全采用动态网站制作技术,栏目更加齐全,功能全面,教师及各界人士均可以远程投稿,形成全校师生及社会共建网站的方式,该网站年访问量突破10万人次。由于技术的提高,此网站在2005年12月又进行第三次改版,采用模块化制作技术,版块更加齐全,成为集对外宣传、网络办公、辅助教育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门户网站。
每个板块都有版主,全校教师和学生都是网站的维护者,均可以更新网站内容,把自己平时的教学设计、课件、反思随时上传,学生还成立了校园网络电视台,播报校园新闻,丰富了学生阅历。
二、强化教师培训,掌握信息技术
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把教师作为最重要的开发资源,首先抓好教师培训,把它作为一项长期进行的校本培训内容,通过培训逐步实现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和开发能力的整体提高,并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早在99年学校购进知名批电脑——586电脑的时候,我们就着手对教师进行微机基础培训了,到2003年学校更换了新的电脑,又开始了对教师的进一步培训,开始学习WORD和EXCEL等等,教师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发展到能独立操作电脑和制作课件,随着培训的进一步发展,调整了培训内容和方法。
(一)树立培训理念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关键在于转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使他们自觉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手段。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可采取给教师欣赏和借鉴优秀学校网络化教学的先进典型,让教师了解网络化教学最前沿的信息,了解现代的教学手段应用的成功案例。为了更好地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确定总体网络化教学方案,学校成立了网络化教学领导小组,把电子备课、网络辅助教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列为日常工作考核要点。
2、完善培训模式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以实际网络辅助教学为出发点,不应片面追求高深的信息技术技能。高深的知识不容易学会,而且不经常运用,很容易忘掉,实际操作中也不会大量运用到网络化辅助教学当中,过高的要求反而会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搞得像专业的电脑技能培训班,结果事倍功半。培训的内容要让教师感觉到非常实用,简单易学,兴趣浓厚,切不可搞花架子。日常培训组织了基础班和高级班,在保证全体教师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又培养了一批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基础班培训内容有office、网络基础、课件制作等;高级班以网络使用技巧、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精品课程制作、互动课堂、下载及修改技巧为主。每次培训的知识点少但具有代表性,教师日常工作繁杂,没有过多的时间练习,所以讲授内容要少而精,多给教师操作与交流的机会,以年组为小组,探讨学习内容如何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培训内容,每次讲课时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弥补了日常繁忙所造成的容易遗忘的缺陷。面授与远程网络点播相结合,使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记忆更牢固。
为保证培训的效果,促进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又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学校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考核与应用建设列为教师日常工作考核项目,其目的是使教师在考核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更好的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学科知识教学当中,更好进行电子备课和网络教学。平时培训考核采取“作品式”、“项目式”、“任务式”等方式,以检查作业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依据。评价体系以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为基础,充分发挥反馈调节机制,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紧密结合。
三、充实网络资源,提供发展源泉
资源库建设是发挥网络作用的关键保证。随着网络化教学的深入推广,教育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对于教师来说,高质量的教学和教研及教师继续学习等都离不开强大的资源背景;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也需要强大的资源平台。
1、学校组织教师团队,共同开发建设网站资源库
资源库的建设,教师是主力军,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不断充实资源库。学校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其为资源库的建设出力。资源库结合网络教学应用,经过一线教师多次循环的教学,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教学教研资源,尤其是随着新课改、新教材变化而变化,更新及时,有力地为新教材实施网络化教学打下了基础。
2、自主开发、购买、网上资源相结合。
起初学校为了使教师更好地实施电子备课,购买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资源库,制作效果精良,还有许多珍贵的视频资料,但是随着新教材的改版,有些课题没有资料,不能完全适应日常教学的需要。为此我们加大了开发资源库平台的力度,使用与上传简单易学,实现了资源库与网络教学教研平台的完美结合。教师自主制作的各类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试卷、反思、精品课程、网络课件、课堂实录等大量备课资料上传到资源库,实现了资源共享。
3、自主开发建设网络资源平台,实现普及应用与推广
课件资源库。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日常工作繁忙,需要对资源库分类管理,以便于教师的搜索或上传。网络化辅助教学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减轻一线教师的繁重负担,于是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收集整理了涵盖不同版本不同学科的课件近2万个,另外还包括备课资料3千多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搜索一下,即可搜索出想要的课件和信息。
新网校+资源库平台。此网校平台采用jsp语言开发设计,经过多年我校在网络化辅助教学实践中总结而设计的,由一线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策划研究设计的,目标是一线教师既能进行日常备课,备课采用动态无限制分类,同时为了解决日常教师备课面临的资源障碍,集成了资源平台,资源平台由7大板块构成,分类详细,资源平台上传了300多G的教学素材,教师日常网络教学即使不备课,也能方便使用,同时支持批量上传功能,一线教师随时把优秀教学资源上传资源平台,备课平台与资源平台实现了无缝整合。
同时也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学习平台,确认会员后可随时登陆进行远程学习,此平台还采用2种浏览模式,网站式结构和目录节点结构两种浏览方式,方便使用者与制作者的使用习惯,资源批量入库功能可以快速建设平台,此平台稳定性高,速度极快,集电子备课、资源库、新闻发布、网络教学、网络教研、网络学习于一身的综合性平台,是作为网校的理想平台。
四、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实现网络集体备课
我们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了网上集体备课的尝试。这也是对传统备课的新挑战和改革。传统备课无论是在本上,还是在电脑,上可谓是单打独斗、孤军奋战,且成果也只是个人独用,我们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改革了传统备课的现状,受益非浅。
首先我们实现了远程备课、离线备课,备课的地点、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其次是在平台中搭建了目录树结构,结构明了,操作简单,可随时添加、修改、删除树中的结构,编辑器功能强大。三是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我们学校各学科采取了分单元精备课,每人按分工精备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其余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批判性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选择和添加,力求每一节课都是适合自己的精品教案,这是教师集体的智慧结晶,在减轻教师备课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备课的优质效果。四是平台拓宽了交流的空间,学校同年组教师之间,或不同年组教师之间,乃至学校以外的教师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教师的课经常会得到一些人的跟贴,从别人的点评中得到反馈、反思、启迪,对自己教案进行二次备课,做到好上更好,精益求精。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也促进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五是便于教导处对教师备课教案的指导和检查,以前每学期的教案检查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有时是到班级检查,奔走于各楼楼层、各个教室,有时是统一送到办公室来,教案堆积如山,还要抓紧时间查,及时返回教师手中,现在则可以在网上随时检查、监测、跟踪,足不出户就完成了指导备课、检查教案的一系列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2、开设课题专栏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承担了国家、省、总局等各类课题6个,均设置了课题专栏,方便了课题的监控、管理,各课题组成员能及时了解研究的动态信息,掌握课题研究的进程;便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探讨。各个课题的实施方案、阶段计划、活动内容、阶段成果都可尽览。
3、开展“在线”教研活动
网络教研,不能留于形式,必须使教研活动真正地“动”起来,否则形同虚设,限于我们的条件,我们主要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尝试性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是在线听课、评课。教研室定期安排此项活动,每月安排一次。选取优秀教师、选取典型案例、研讨课,通过视频全校教师互动,进行观摩点评。
二是在线论坛,选取恰当主题进行在线论坛,做到全体参与,畅所预言,论坛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跟贴点评。其范围有全体教师论坛、年组论坛、学科论坛等。
三是在线参加省教育学院举办的“小学教研在线”研讨活动,我们随时与“在线教研”保持联系,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参与的活动有“课堂讲评”、“教育论坛”等活动,从中加强了教师网络教研的意识,提高了相应的教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回顾我校网络建设和网络教研的发展历程,我们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教育教学水平,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效果非常显著。